2019年以来,榆林市对中省职业教育改革精神领会深刻,认识到位,措施得力,落实坚决。全市确立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地位,严控职普比例,落实高中阶段招生职普4:6底线要求,全面动员线下、社会人员报考高职院校,全力完成高职扩招10100人的任务,务实解决扩招后中职学校承载能力问题,全方位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高规格严要求全面部署职教工作。一是严格按照中省决策部署,制定全市职业教育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近期, 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职业教育工作;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座谈会,市委副书记、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钱劳动安排部署全市职教工作,市县区两级签署了《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备忘录》,市委考核办将职普4:6和高职扩招10100人任务纳入了县市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列入负面清单。二是经过广泛讨论、反复研判、精准测算,确定了全市普通高中最低控制线,明确规定不降分、不补录,全市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一样,按学生志愿统一网上录取。三是加大督查。近期,市上派出督查组分赴12县区专项督查职业教育工作,在高职补报关键节点再部署再督促,重点督查督办高职扩招、职普比例、经费投入、校舍挤占、师资配备和入学保障工作。
——出实招拓思路全员参与职教宣传。一是市教育局将高职扩招任务全部分解到县区,12县区专题研究职教工作,第一时间召集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开会,确定全部高三教师分解包抓动员每一位二本线下学生填报高职院校,以学校为单位建立二本线下学生动员花名台账。二是通过市教育局微博微信公众号每天发布高中招生信息及各县区高职扩招报名进展情况,在榆林日报上专版宣传职业教育,在榆林电视台录制职业教育专题节目,解读职业教育利好政策,展示职业学校优秀学生和杰出校友风采,讲述全市职业院校部分杰出校友代表职业成长经历,引导广大中、高考考生理性填报志愿,选择最适合的院校就读。三是市、县区两级会同退役军人事务局、人社局、农业农村局等,动员各种力量,采取可行办法,利用网络、微信公众平台、新闻媒体、集市庙会和陕北说书等形式进村入户逐人进行宣传走访,周末排班,现场解读国家职教政策,全天候服务报名人员,帮助返乡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和退伍军人、村官填报高职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