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2025年西安市职业教育活动周暨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启动仪式在西安数智产业园举行。此次活动由西安市教育局联合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7部门共同主办。活动旨在弘扬职业教育精神,推动全民终身学习理念的普及,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宁君出席并宣布活动正式启动。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红雨参加活动并讲话,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海若致辞。
今年,职业教育活动周以“一技在手,一生无忧”为主题,全民终身活动周以“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为引领,旨在让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深入人心,让终身学习理念融入古城西安的每一寸土地。
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我市将养老、托育、家政、电子信息等专业人才培养作为重要发力点。推动职业院校与养老机构深度合作,通过“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模式,引入企业真实项目进课堂,邀请行业专家参与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前沿技术和职业技能,有效缓解了行业人才缺口。同时,通过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开展校企联合培养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培养更多“能工巧匠”。
在终身学习方面,我市建设了“15分钟学习圈”,稳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构建四级体系,搭建学习资源和平台,让“老有所学、幼有所育、青有所长”在西安成为现实。
启动仪式上,15位“百姓学习之星”和8个“终身学习品牌”获奖代表依次上台领奖。这些获奖者和品牌代表了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优秀成果,展现了社会各界对学习的热情和追求。
“百姓学习之星”获奖代表西安航天动力机械有限公司员工贾王斌和“终身学习品牌”获奖代表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滕勇分别发言,分享了他们在学习和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与感悟,激励更多人投身终身学习的行列。
“百姓学习之星”获得者郝悦来自灞桥区航天四院社区,她感慨道,“我内心充满感激,感谢单位和学校的培养。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每一个在平凡岗位上坚持学习、追求卓越的奋斗者。”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2024年陕西省智慧助老案例及智慧助老课程资源。这些案例和课程资源的推出,将为老年人更好地融入数字社会提供有力支持。
与会领导为9个市域产教联合体、10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以及49个市级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实践中心)分别授牌。这些联合体、共同体和实训基地的建立,将为我市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更丰富的资源,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联合体成立后,学校将根据区域产业需求动态调整专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将大大提高我们的生产实践课堂效率,为企业培养出更符合企业需要的实践技能人才。”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应用学院院长张占孝说道。
西安市2024年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我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举措和阶段性成果,也是弘扬工匠精神、激励技能成才的关键平台。活动现场,为2024年西安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优秀组织奖、优胜奖和优秀指导单位获得者颁发了奖牌。
随后,来自我市18组职校与企业代表分别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同时,现场还发布了13个校企合作重点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
陕西好利来食品有限公司厂长袁胜川说:“今天的活动,让我更加坚定了和职业院校合作的信心,未来将会提供更多的学生实习平台,让学生们在更广阔的就业平台上发挥自己的技能优势。”
来自我市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劳模工匠及师生代表发言,他们分别从各自角度分享了在职业教育领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个人成长历程,表达了对他们职业教育的热爱以及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
启动仪式结束后,与会人员参观了高新产业园融合型企业,深入了解了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成果。
活动周期间,西安市将开展一系列主题日活动,包括职业体验开放日、大国工匠进校园、职业教育大讲堂、职业教育办学特色专业展示、技能大师在线课堂、匠心传承活动、社区教育非遗展示、文艺展演和书画交流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面向全市职业院校师生、社区居民与社会公众,充分展示我市职业教育成果和全民学习风采。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