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学院以专业建设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考生帮
2018-08-19
来源:西京学院

     近年来,西京学院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凝练专业发展优势,形成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医学、艺术学等7大学科门类,实现各专业健康、快速、均衡发展,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2017年,学校共有6个专业入选陕西高校“一流专业”名单,在全省同类高校中入选专业数最多。2018年4月24日,陕西普通高校“一流学院”遴选结果公布,西京学院获批陕西省“一流民办高校建设单位”。


     ——确立“三大专业群”,领跑专业和学科建设。2010年本科合格评估后,学校召开学科与专业规划研讨会,整合资源、集中优势,立足为区域经济服务,结合本校优势,确立了以“三大专业群”建设为主的中长期专业发展规划。以专业群对接产业链,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求。


     五年来,学校高水平完成重点学科建设培养工作,取得了一批高水平标志性成果,其中国家特色专业1个、陕西高校一流专业6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0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


     ——优化人才培养路径,推进专业品牌化发展。学校以建设品牌专业为抓手,以强化专业内涵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校鼓励专业教师强化学科前沿意识,及时将本领域的新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方法,开展项目化教学、翻转课堂,有效利用微课、MOOC资源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结合科研项目开设科学探究、前沿讲座等高层次课程,推动学科科研优势向专业优势转化。2017年,300门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学生通过尔雅在线通识课程平台选课70门,在线选课20964人次。截至目前,已完成三批“一师一优课”项目建设与验收工作,累计建设合格标准以上本科课程331门,试卷数量2164套,课程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资源配置向一流学科汇聚的趋势更加显著。


       ——围绕实践育人,扎实推进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学校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深入推进校企协同育人,积极培育大学生创业团队,鼓励支持创业项目走向社会。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要求“一流专业”所有学生至少参加一项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建立国家级别众创空间,建成3300平方米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办公、指导、培训、孵化一体化服务。


     学校先后与465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建有83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引企入校联合共用实验室8个,与美人鱼电商集团共建电商创业孵化中心、西安市团组织共建西安市青年双创服务中心,并发挥了比较好的协同育人作用。2017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出一批专利和创新创业成果,其中获批国家立项5项、省级立项11项、注册公司实体7家。在陕西省第二届研究生创新成果展暨创新成果洽谈会上,由控制工程专业研究生设计的“微型六轴飞行器控制系统”,在59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353项研究生创新成果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


     学科建设是学校各项事业的基础。学校积极开展数据分析,打破学科堡垒,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以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使课程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充分发挥办学特色和优势,全面规划学科布局,加强专业建设,提升整体学科建设水平。2017年,学校在审核评估工作中获得评估专家的一致好评。



阅读5949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