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光芒 不灭的灯塔
——纪念丁祖诒老院长诞辰85周年
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名字如同星辰般璀璨,照亮了教育的天空。丁祖诒先生,这位中国当代民办教育的拓荒者与领航者,用他的一生书写了一部关于梦想、勇气与奉献的壮丽史诗。
丁祖诒先生的一生,是与教育事业紧密相连的一生。他倾尽心血,只为点亮知识的灯塔,照亮学子们前行的道路。在艰难困苦的岁月里,他勇往直前,用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为民办教育开辟了一片新天地。他的身影,永远定格在那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成为后来者心中永远的榜样。
值此先生诞辰85周年之际,我们共同回顾他光辉的一生,缅怀他留给西安翻译学院及无数学子的宝贵精神财富。
光辉岁月 砥砺前行
1985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拂大地,丁祖诒先生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国办高校的优厚待遇,投身于民办教育的蓝海之中。他创立的西安翻译学院,从最初的租赁校舍、白手起家,到后来的四次创业、跨越发展,每一步都凝聚了他的心血与智慧。
四次创业,绘就鸿图:
从租赁校舍到买下国营工厂旧址,从校园环境改善到教学质量提升,丁祖诒先生以非凡的胆识和魄力,引领西译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华丽蜕变。每一次创业,都是对自我的超越,更是对民办教育事业的深情告白。
六大理念,彰显初心:
在办学过程中,丁祖诒先生提出了“社会主义公益性办学”“第二希望工程”等一系列具有开创性和前瞻性的办学理念。他坚信,教育应当是公益的,应当为每一个有志青年提供成才的机会。这些理念不仅引领了西译的发展,也为整个民办教育树立了标杆。
高尚教育,精神传承:
丁祖诒先生晚年提出的“高尚教育”理念,是他一生教育思想的升华。他希望通过高尚的教育,培养出有道德、有理想、有知识的跨世纪人才。这一理念如同一股清流,滋养着西译的每一寸土地,也激励着无数学子不断前行。
千秋业绩 惠泽学子
丁祖诒先生的千秋业绩,不仅体现在他对西译的卓越贡献上,更体现在他对无数学子的深切关怀与无私奉献上。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家、什么是真正的师者风范。
多才多艺,深受爱戴:
丁祖诒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更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的讲话风趣幽默、感染力强;他的文章思想深邃、文字优美;他的歌声悠扬动听、舞姿翩翩。在学生们心中,他不仅是校长、老师,更是他们最敬爱的“丁爷爷”。“丁爷爷”这个亲切的称呼,蕴含了学生们对他无尽的敬仰与爱戴。在学生们的心目中,他不仅是一位高瞻远瞩的校长,更是一位慈爱如父的长者。他用自己的行动,深刻诠释了“爱生如子”的崇高境界,让每一颗年轻的心灵都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与希望的光芒。
心系学子,情满西译:
丁祖诒先生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他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尽自己所能为他们提供帮助。无论是为学生争取火车票、亲自为学生送行,还是时常检查早读、宿舍、饭堂等情况,与同学们亲切交谈,都体现了他对学生深沉的爱与关怀。
家国情怀,教育兴国:
丁祖诒先生的一生充满了家国情怀。他深知教育对于国家、民族的重要性,因此将振兴民办高教事业视为己任。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中国的民办教育事业呐喊、呼吁,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缅怀先生 传承精神
丁祖诒老校长墓碑上的碑文,是他一生追求与奉献的真实写照:“我只不过是一块为民学破土发芽而生就的铺路石,一员为民学呐喊呼号的司号手,一个甘愿弓起脊梁让万千有志青年攀登成材的人梯,一把为民学公平性而勇于出鞘的利剑。”这简短而有力的话语,道出了他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与执着追求。
丁祖诒老校长去世后,他的女儿丁晶接过了父亲手中的接力棒,继续传承和发扬“西译精神”与“高尚教育”理念。作为西安翻译学院的现任领导,丁晶女士不仅继承了父亲对教育事业的深情厚谊,更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父亲的遗志。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依法治校,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在她的带领下,西安翻译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丁祖诒与丁晶两代人的努力与奉献,共同铸就了西安翻译学院的辉煌篇章。他们不仅为中国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更为广大青年学子的成长成才搭建了坚实的平台。他们的精神与事迹将永远激励着后来者不断前行、追求卓越。
让我们铭记丁祖诒老校长的卓越贡献与崇高精神,继续传承和发扬“西译精神”与“高尚教育”理念。让我们携手共进、努力奋斗,为中国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END —
来源:陕西考生网|西安翻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