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新技术新理念提升丝路考古现代化水平 | 奋力谱写教育强省建设新篇章

考生帮
2024-12-18
来源:西北大学
12月11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示了2024年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立项名单,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骨干成员赵冬月副教授负责的“乌兹别克斯坦苏尔汉河东岸区域古代人群的骨骼考古学综合研究”位列其中。
苏尔汉河是中亚最大流量河流阿姆河的一条主要支流,在乌兹别克斯坦的铁尔梅兹市附近汇入阿姆河。《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大月氏在大宛西可二三千里,居妫水北。”此处的“妫水北”所说的就是苏尔汉河流域一带。
赵冬月说:“苏尔汉河东岸区域的这些人类骨骼,隐藏的大量历史信息,不仅能回答‘他是谁,从哪里来’,还能回答‘他吃了什么,干了什么’”。赵冬月和中亚考古队同事们,正通过大量的田野考古发掘和现代技术分析,慢慢揭开一个个困扰考古学界多年的问题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科学技术提供的新手段新工具,提高考古工作发现和分析能力,提高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能力。西北大学提出设想,希望能够建设集空间遥感、数字地球、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一体的“丝路遗产数字活化共享工程”,以虚拟重现、历史叙事、文化关联等形式,展示丝路文明交流互鉴、繁荣发展的历史图景。
图片
“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在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上揭牌
2023年5月,以陕西省文物局为牵头单位、西北大学为实施单位,统筹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等陕西省内外优势资源建设的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在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上正式揭牌。今年5月,在省教育厅、省文物局的指导和多方努力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西安分中心落户西北大学,与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互相赋能一体化发展。分中心致力于集成地面、航空、卫星信息,在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和遗产监测、数字化保护等方面,完善和创新相关理论和科学技术方法,构建遥感考古学-空间考古学学科体系。
图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西安分中心落户西北大学
长期以来,中亚考古队将西北大学首创的以考古学研究为价值的认知体系、以文物保护技术为价值的保护体系、以文化遗产管理为价值的传承体系的“三位一体”考古学学科体系引介到了中亚,在实践中运用、推广我国大遗址考古的工作理念与方法、勘探技术和工具。他们为乌兹别克斯坦建立了该国考古发掘史上首个遗址保护大棚,安装了我国自主研发的环境监测仪器和安全监控设备;解决了世界文化遗产塔吉克斯坦萨拉兹姆遗址困惑已久的水系分布难题。
图片
费尔干纳盆地考古中、乌、塔、吉四国2023年度联合考察与学术交流
中亚考古队探索出“大范围系统区域调查与小规模科学精准发掘相结合”的工作模式,近年来,在中亚五国以及伊朗、蒙古、俄罗斯、尼泊尔等国,累计调查和发现遗址近300处、发掘遗址7处,在乌兹别克斯坦被国际学术界认为的“空白地带”新发现数百处古代文化遗迹,找到了《史记》《汉书》等文献记载的古代康居和西迁后月氏的文化遗存,明确了古代月氏文化的考古学特征及其迁徙演变过程,厘清了月氏和贵霜两类不同遗存的关系。这些成果对国际学术界的一些流行观点甚至写入教科书的结论提出了挑战,从而获得了不容忽视的学术话语权。
图片
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馆开馆
为汇聚多方智力资源,进一步把国内相关学科新技术新理念广泛推广到中亚,今年10月,西北大学正式启用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撒马尔罕分中心、揭牌铁尔梅兹分中心,并在哈萨克斯坦伊塞克国家历史文化博物馆成立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伊塞克分中心。
这些国际化学术交流、科技合作平台的建设,为推动我国与中亚国家在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领域深度合作与高水平专门人才培养提供重要支撑。
中亚考古队队长王建新介绍,随着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学者的加入,地质学、地理学、生物学等多学科新技术的运用,丝绸之路研究的现代化水平和阐释能力大大提升。

— END —

阅读851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