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秦岭地质,守护绿色家园”
主题研学活动
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让现代学生在研学的过程中
激发对地理知识的好奇心
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
活动开始,他们整装待发
奔向研学目的地翠华山景区
翠华山景区作为全国自然资源科普基地
陕西青少年科学教育实践基地
是西安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
也是能进行地质地理知识学习的最佳“课堂”
以“十八盘—天池—冰风洞—山崩地貌景观”
为研学路线,现代少年
展开了一天的研学之旅
上午8:00,学校集合出发
分组登车、清点人数
班主任检查车辆的“五证两单一牌”
并和司机明确行车路线、强调行车安全
2名学生志愿者协助研学辅导员工作
上午9:00,现代少年顺利到达翠华山景区
并在小广场举行简短开营仪式
强调活动内容并介绍研学的讲解员
“行走的课堂”开课
一起来解密大地的密码吧
活动中,现代少年
在专业讲解员和地理老师的带领下
近距离观察山崩遗迹,触摸形态各异的巨石
了解地壳运动的演变历程
通过研究岩石的纹理与结构
同学们将课本中的抽象地质知识
转化为直观认知
深刻体会到秦岭作为“中华龙脉”的地质价值
“以前只能在课本上看到地质构造图,
今天亲手摸到亿万年前形成的岩石,
感觉太震撼了!”
一位参与活动的同学兴奋地说道
这是一节“行走的课堂”
他们手持等高线地图,追踪古崩塌体的运动轨迹
不断进行现象的解码
学生们沿断裂带布设"地质观测链"
微观观察,在崩塌碎屑中筛选古地震证据
发现含碳化木的砾石锁定公元前780年大地震
宏观探索,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构建三维模型
测算出2.6亿立方米的古崩塌体量
动力研究,通过岩块棱角度数统计
还原崩塌时的势能转化过程
对于巨型“崩塌石海”
现代少年更是提出了自己的分析
“眼前的山川起伏,是板块角力留下的
‘伤疤与勋章’”
研学活动不仅仅是一堂“行动的课”
更是培养精神力的有效实操
午餐过后,下午13:00
现代少年前往迎宾松广场开展团队活动
矿石标本制作与研究
文化印章制作、拔河比赛……
他们用自己的热情点燃了景区
旅途中的汗水在此刻
也变成了洋溢在脸上的笑容
他们驻足观赏美景
他们彼此交流心情
这是一堂课,更是现代人精气神的锻炼
不畏路远,努力奋进,必达终点
……
‘行前课’可以上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在景区的探索涌现出的大大小小知识,学生们都是了解的,这样子有助于加深记忆,更加理解知识。我们相信,带着这样的背景知识上路,孩子们将会有完全不一样的体验和收获。”
“不仅仅是‘行前课’,其实研学活动在西安现代是一个传统。我们通过研学活动让学生们真正地拥有归属意识、亲和意识、责任意识、自豪意识,理解团队的重要性。在西安现代,我们是一起进步的。
通过研学,我们希望能塑造他们更坚毅、乐观的品性。同时我们也要感谢我们的学生,在路途上他们表现出的良好素养,让我们欣慰、骄傲,让我们看到,美好教育的模样。
在徒步过程中,他们亲眼目睹了植被对水土保持的关键作用,并自发捡拾沿途垃圾,用实际行动守护秦岭生态环境。我们为他们感到自豪。”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