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属于西安现代的闪光瞬间
魏博老师说:“主要是担心自己请假休息,会打乱教学进度,影响学生的学习连贯性和知识掌握程度。也担心如果是其他代课教师授课,可能会不了解孩子们的情况和学习进度,从而影响教学,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
带伤上课过程中,其实也害怕再次伤到脚导致伤情加重,从而更影响后续的教学开展。但当我真正开始上课了,这种想法就烟消云散了,完全专注在课堂中,思考的都是如何让学生听懂,如何调整好学生的课堂状态,腿伤反而感觉好得更快了些。”
魏博老师说:“在决定正常上班的时候,家人很反对。这是出于对我身体健康的担忧,因过度劳累影响伤口愈合,甚至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但我坚持,认为病假会打乱教学计划,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换老师代课可能会让学生们难以适应新的教学风格和方法,进而影响学习成绩。同时,学校的教学安排紧张,临时调配合适的代课老师存在一定困难,为了保障学校整体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转,我也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减少学校在教学安排上的压力。”
“育人有时候是一种责任和信念。”
魏博老师说:“我受伤后,来学校的第一天,我带的班级的学生都跑到办公室围着我关心我的伤情,给我说了很多鼓励的话,每次上课前学生都会来办公室接我,让我很感动。
班里的学生知道我受伤了,并没有更加难管理。相反,他们更听话了。最感动的是,甚至当我转身写板书,后排男生会立刻跑上来帮我擦黑板,其实心里感觉暖暖的。”
“我觉得这次的受伤上课,其实侧面的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是对工作、对他人负责的价值观,尽管受伤可能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和不便,但老师依然能以乐观的心态投入到教学中,这种态度会感染学生,让他们学会在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用乐观的精神去克服困难,而不是被困难打倒。”
“教育的本质,从来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师生共同奔赴的成长。老师用行动教会责任,学生用温暖回馈善意,这种‘爱的循环’让教育超越了课堂的边界。”
魏博老师说:“教学过程中,教室走动环节对我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脚趾头还没有完全康复,每走一步就会很疼。所以在走动过程中尽量慢一些,让重心多放在拐杖上。写板书的时候累了就靠着拐杖缓解一下脚部的压力。
同时也很感谢学校老师们对我的照顾。年级组专门把我的办公室从五楼调到了二楼,方便我上下课。年级组也给我减轻了一些工作任务,我在学校遇见校领导和老师都会关心我的伤情和恢复情况,让我觉得很温暖,所带班级的班主任在我每次上课前都会让学生在讲台上摆好凳子方便我休息。”
魏博说:“精简板书,重要的知识点写在黑板上,复杂的概念和推论会重复口述让学生记在笔记本上。多一些问题引导,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去理解知识点。受伤期间班主任和课代表在课堂管理上给我提供了很多帮助,课堂上帮助管理学生,保证学生的课堂状态。”
魏博老师:“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精神的共鸣。当身体受限时,我发现自己更注重课堂中的情感联结。学生们的每一次主动帮忙、每一道关切目光,都让我意识到教育是师生共同创造的温度。
脆弱性反而构建了真实的教育场景,强忍疼痛时不再追求‘完美课堂’,意外收获了更平等的师生对话。学生会看到老师不为人知的一面,也是会疼会累,但依然选择坚持。我体会到真诚的脆弱反而能建立更深的纽带,优质教育不在于标准化流程,而在于教育者如何根据自身状态保持教学有效性。”
“疼痛会消失,爱永远有回声。”
教育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长征”
而老师是点亮火把的引路人
他们用受伤的腿丈量讲台的距离
用残缺诠释灵魂的完整
正如泰戈尔所言:“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愿每一份教育的坚守都被看见
每一颗师者的初心都被温柔以待
在西安现代,他们闪闪发光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