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学院团队创“芯”力丨攻克固态电池技术难题,为新能源“续航”

考生帮
2025-07-29
来源:西京学院

7月26日

西日报》要闻版刊发重磅消息

西京学院科研团队

成功攻克固态电池核心技术瓶颈

相关成果已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

还迈入了产业化应用阶段

给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一剂 “强心针”!






近日,我校材料与能源科学技术研究院张星星副教授团队在国际顶尖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影响因子16.9)发表了题为《Halogen-Driven Ion Transport Homogenizationin 3D Hierarchical MOF for Ultrastable Solid-Stat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中文译名:基于卤素驱动的离子在三维分级MOF中传输均匀化以实现超稳定的固态锂金属电池)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该研究通过创新设计三维分级MOF离子传输网络,成功攻克固态电池离子传输均匀化难题相关成果已进入产业化应用阶段。


西京学院团队创“芯”力丨攻克固态电池技术难题,为新能源“续航”


固态电池,作为未来新能源领域的“潜力股”,一直备受瞩目。它充电快、容量大,还更安全,被视为能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带来巨大变革的关键技术。但长期以来,离子传输均匀化这个“老大难”问题,严重阻碍了它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西京学院团队创“芯”力丨攻克固态电池技术难题,为新能源“续航”



在这一背景下,西京学院材料与能源科学技术研究院副教授张星星团队挺身而出。他们设计出一种特殊的三维立体通道结构。这就好比在电池内部精心搭建了一套超高效的 “离子高速公路网”,不仅能让锂离子在里面风驰电掣般快速通行,还巧妙地把那些可能捣乱、影响电池性能的有害物质牢牢挡在外面。如此一来,电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实现了质的飞跃。


西京学院团队创“芯”力丨攻克固态电池技术难题,为新能源“续航”



经过一轮又一轮严苛的反复试验,搭载这项新技术的固态电池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卓越性能:磷酸铁锂电池就算经过高强度的600次充放电后,电量保持率依然接近 100%;三元电池成功通过严格测试验证,完美攻克了高能量密度与安全性难以兼顾的行业痛点;封装的软包电池在高温环境下也能保持性能稳定,展现出极强的环境适应性。


西京学院团队创“芯”力丨攻克固态电池技术难题,为新能源“续航”



张星星介绍,团队研发的复合固态电解质技术,已经在高能量密度软包电池中成功完成实验化验证,为新能源汽车打造出更安全可靠的电池系统解决方案。不难想象,这项科研成果一旦全面推广应用,将有力加速高安全、长寿命固态锂电池技术的规模化进程,推动我国新能源产业朝着更高质量的方向大步迈进,让咱老百姓未来能用上更优质、更安心的新能源产品。一起期待吧!


西京学院团队创“芯”力丨攻克固态电池技术难题,为新能源“续航”


END —



阅读9209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
相关报道
1  /  31
今日头条
1  /  1859
投诉举报
ABUIABACGAAg54-6ugYo-uGm8AQwoAY4S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