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啊!太燃了!
在陕西省民政厅的指导下
由陕西省慈善联合会主办
联合陕西省司法厅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陕西省未成年人保护协会共同协办十位功勋卓著
陕西银发宣讲团走进西安明德理工学院带着战火记忆与英雄勋章为明德学子带来一场直击心灵的爱国主义宣讲!
英模驻足深情点赞
实践育人硕果累累
银发英模
参观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暨“四百工程”思政实践教育成果展
每一张动人照片
每一篇实践报道娓娓道来明德人自强奋进
勇攀高峰的动人篇章
在此停留
驻足展望共同见证
2300余名学生、300余名教师
217支“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队
153支“四百工程”思政实践育人团队
足迹走遍
19个省、5个自治区、87个市区
用实际行动诠释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信念如磐
坚定不移
明德学子以行动播撒希望的种子
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绚烂绽放
英雄模范
高度赞扬
忠诚执着铸魂魄
共谋教育谱新篇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
与
银发宣讲团
共话国防教育
长安区区委常委、长安区武装部政委刘斌,长安区武装部部长张引良,学校校长王志刚,学校党委书记马川鑫,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军训旅政委刘星,军训旅旅长张军闯,以及学工部、武装部、校团委、关工委相关领导出席活动。
校长王志刚教授
致敬银发英模
介绍学校明德文化育人以及
实践育人办学特色
学校党委书记马川鑫教授
为“陕西银发宣讲团”颁发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爱国主义教育
专家团聘书
长安区区委常委
长安区武装部政委刘斌上校
总结发言
武装部将持续携手社会各界
共同推动
爱国主义和全民国防教育
走深走实
铭记历史
致敬胜利
传承信念
身处和平年代
我们依然呼唤英雄情怀信念与担当
始终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银发英模与新生
信仰交汇一首歌
雄壮国歌响彻天际
英模与学生双手托举
五星红旗在头顶接力
这一刻
忠于祖国
不畏艰难
勇往直前
在每一位明德学子的心中澎湃涌动
跨时代的“军礼”
此时忠诚与青春同频
饱经风霜的脸庞
是历史的见证
胸前满挂的勋章
是无声的功绩
真实的故事告诉明德学子
什么是信仰
什么叫担当
明德学子以诗明志
致敬英雄
“风雨雕琢身似山,身伤犹能举旌旗。
战火铸就英雄魄,忠诚如日照山河”
英模讲台声震明德
赓续血脉心灵共鸣
10位银发英模
亲临现场
真挚讲述
永不褪色的记忆
化为生动深刻的爱国课堂
为明德学子再现了
一段段感人至深
激荡人心的英雄篇章
宣讲人:马权斌
九三阅兵观礼、一等功臣
中共党员,一等功臣,参战时任“特功五连”副连长、突击队长,陆军大校,原任西安警备区政治部主任。西安市军队离退休干部管理中心退休干部。现任陕西省南泥湾精神研究会副会长,英模报告团荣誉团长。分享观礼感受。
宣讲人:汪勇
九三阅兵观礼、时代楷模
中共党员,土家族,党的十九大代表,“时代楷模”,陆军上尉、副营职务,现任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韩森寨派出所副所长、一级警督警衔,报告团副团长。分享观礼感受。
宣讲人:翟学荣
二等功臣、陆军上校
中共党员,二等功臣、参战时任指导员、陆军上校、原任兰州军区某部正团职矿长,陕西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党委委员、副所长、纪委书记,三级警监警衔,现任陕西省未成年人保护协会会长,英模报告团、法治报告团团长。西安市关工委“五老”报告团副团长。
以《赓续抗战精神 厚植爱国情怀》
为题的主题宣讲
生动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烽火岁月
师生们深刻体悟到
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与英勇无畏的精神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这一刻
英雄不再遥远
历史就在眼前明德学子将以英雄为榜样
胸怀报国之志
用实际行动书写青春华章!
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九三阅兵的铿锵步伐仍回响耳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回响犹在震撼心灵。
我们当以史为鉴,永志不忘烽火岁月的深刻启示,倍加珍惜今日来之不易的和平阳光;更要以英雄为标杆,传承他们赤诚报国、无畏艰险的精神火炬,凝聚起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赓续红色血脉,这一次再次把爱国主义写进我们的生命里。英雄传下的精神火炬,由明德学子高擎,化为新时代青年的磅礴动能,照亮民族复兴的伟大远征。
二十五连 卜俊荣:
银发英模们走上宣讲台,时光仿佛瞬间回溯,一幅幅热血、坚韧的画面从眼前闪过。让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历史从不是教科书上冰冷的文字,而是由鲜活生命书写的热血篇章。听着英模们的分享,让我不禁动容,他们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用身体铸成的城墙为我们带来了现在的盛世和平,我们也要接好承载的无数辉煌历史的这一棒,将它传递下去。
十九连 张瑜珊:
看着胸前挂满勋章的英模们一步步朝我们走来,我们每个人都把腰杆挺得笔直,口号喊得格外响亮。那一刻,真的觉得,我们这代人得把他们的那股劲儿接过来、传下去。以前总觉得“铭记胜利、传承精神”是句口号,可听完他们的故事我才明白,那是沉甸甸的嘱托。八十年过去了,他们眼中的光却没变——那种对国家最纯粹的爱,就像黄河水一样,一直汹涌地流淌在我们每个人的血脉里。
二十八连 孙博雅:
听完分享,我心里就一个想法:我们不是生在和平的年代,只是生在和平的国家。这份和平,是他们用青春和生命换来的。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不忘他们流过的血、受过的苦,珍惜现在的每一天,认真读书、踏实做人。哪怕只是做好一件小事,也是在守护他们拼来的这一切。他们身上的担当、骨气和信念,不该只写在书里,更应该活在我们年轻人的选择里、行动里。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