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队伍建设、优化培养模式、精心做好招生就业和深度社会服务能力等五个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该院综合实力,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保障投入 改善办学条件
——持续改善实训条件。该院高度重视专业实践条件改善,实施实训基地提升工程,持续改善护理、学前教育、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建筑工程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骨干专业实训条件。近年来,先后投入 4800万元,购置实验实训设备 11202 台(套);投入 1700 万元,建成了汽车综合实训大楼;建成校内实验实训室 203 个,教学科研仪器总值达到 12159.14 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到 9174.65 元;新增实践教学工位 9776 个;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 0.64 个。校外实习基地 172 个,校外实习基地使用时间达到 23040 天,生均校外实习基地使用天数达 1.71 天/生,通过实训条件的提升不断增强实践教学水平。
——大力推动信息化建设。该院高度重视智慧校园建设,全面实施数字化校园建设提升项目,建成了虚拟数据中心,升级改造了校园有线网络和“一卡通”系统,建成了覆盖全院所有楼宇和公共区域的无线校园网络,实现有线与无线网络的融合,校园网出口带宽达4200Mbps,网络信息点数 6790 个,开通了OA办公、教务管理、就业管理、人事管理、资产管理等 15 个应用系统以及学院微信公众平台和微官网,实现了应用系统统一门户、统一认证、统一数据交换,提升了校园信息化建设水平。
——提前规划二期建设。2018年,该院全面启动了二期工程建设,已完成了二期工程用地部分手续办理,学生公寓、第二食堂、道路管廊等前期建设报批和筹建工作有序进行。投资1.76亿元的学院体育馆游泳馆已于6月底全面竣工启用。成功进行了省十六运艺术体操测试赛,举办省十六运志愿者通用培训。建成后的二期工程,将全面解决该院现有教学资源紧缺、学生公寓紧张等问题,提升该院办学硬件条件。
建强队伍 提升育人软实力
——加大内部培训。该院不断加大专业教师培训力度,为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供坚强师资保障。2017年,该院先后选派4名教师出国研修,213名教师参加国内培训,78名教师参加企业锻炼,29名教师参加陕西高校“课堂教学观摩周”听课,10名教师参加陕西省职教学会举办的加拿大教育模式与教学法培训;7名骨干专业教师参加“互联网+线上线下教学设计与课程实施”培训,12名教师参加2017年陕西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邀请国家级教学名师、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傅钢善作“信息化教学设计”专题报告会,德国达姆施塔特应用科技大学教授到咸阳职院作学术报告,邀请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顾问、清华大学学堂在线陕西省负责人朱梦妮为教师作《雨课堂——互联网时代下的教学创新》专题报告,校本培训教师达到1110人次。实施了第六期青年教师导师制,有41名青年教师接受导师指导。1名教师获得陕西省中华职业教育社第二届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2名教师分别获得陕西省第二届高校教师“微课”教学大赛二等奖、三等奖,2名教师获得2017年陕西省信息化教学大赛三等奖,1名教师获得第二届全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61名教师获得 2017 年陕西省职业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10名教师获得 2017 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师资队伍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
——加大内部发掘力度。该院高度重视“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修订完善了“双师素质”教师认定标准,持续优化“双师”教师结构。鼓励和支持教师通过资格考证、技能考证、职称晋升、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社会服务、企业锻炼、技能竞赛等形式,取得“双师素质”教师资格,提高实践能力。截至2018年6月“双师素质”教师人数达388 人,占校内专任教师总数的 67.48%。
——加大校外引进力度。该院在加大内部挖掘的同时,持续加大校外引进力度,通过聘请企业兼职教师担任实践教学工作任务,不断提升实训教学水平。近年来,该院聘请企业兼职教师的人数逐年增加,2016-2017 学年,担任授课任务的企业兼职教师 189 人,企业兼职教师授课课时总量为 31784 课时。
紧贴需求 优化培养模式
——紧贴区域设专业。该院坚持专业与产业对接,主动适应中国制造 2025、“一带一路”建设、“互联网+”以及陕西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需要,按照“建强工科专业、提升传统专业、办好新兴专业、打造特色专业”的建设思路,科学统筹专业设置,持续优化专业结构,推进专业集群发展,形成了工科为主、文理并重的专业构架,建成了医学、师范、机电、电子、财经、建筑、能化、农林等八大专业群。学院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成立了专业设置评议委员会,充分发挥其咨询、论证、评议和指导作用,增强专业设置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行性。2017年,申报增设电梯工程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社会体育3个高职专业,申请撤销物业管理、食品加工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 3个专业。现开设三年制高职专业45个,五年制高职专业18个,专业与当地产业匹配度高达100%。
——资源开放建课程。该院坚持实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计划,重点加强优质、开放、共建、共享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以此带动课程建设水平全面提高。2017年,立项建设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院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7门。积极推进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推广应用智慧职教、蓝墨云班课、清华雨课堂、智慧树等信息化教学平台,积极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增强课程教学效果。加快推进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坚持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突出过程考核、实践考核和平时考核,增强课程考核的科学性、实践性。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发专业亟须、特色突出的规划教材、实训实习指导书或校本教材,立项开发院级规划教材18部。
——中外合作共办学。该院积极拓展中外合作办学新模式,与中德诺浩(北京)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德国 F+U 萨克森职业培训学院共同举办中德诺浩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引进德国手工业协会汽车机电服务技师、汽车营销工程师等国际通用证书课程体系,培养汽车检测、维修与保养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目前,该项目现有在校生300 名,毕业生123人。选派了4名教师赴德国参加汽车检测与维修项目培训,选派10名教师参加了中德诺浩“双师素质”教师培训。成立了“HWK”德国哈勒手工业协会考试认证中心,开展相关证书的培训考试。
齐抓共管 招生就业连年两旺
——招生稳步推进。近年来,该院根据陕西省深入推进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制度有关规定,坚持单独考试招生和普通高考招生相结合,单独招生报名连续三年位列全省第一,是全省高职网络申报考试唯一过两万的高职学院。新生报到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其中,单招考生报到率常年保持在97%以上。在招生规模稳定扩大的同时,生源质量也保持稳中有升。近年来,该院单独招生考试录取文史类、理工类艺术类考生最低分逐年提升。普通高考招生文史类、理均高于省控线190分以上。
——多元合作见成效。该院坚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制定了《多元化合作行动计划(2016-2020年)》,深度推进校政、校企、校事、校校合作,形成了多元合作新格局。与咸阳蓝博机械有限公司合作,积极探索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协同育人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学院与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与中德诺浩(北京)教育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设立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两个专业方向;与武汉厚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厚溥 IT软件学院;与中航联盟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建立航空服务人才培养基地;与太平洋保险养老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推动咸阳市养老和大健康医疗产业发展。近年来,该院订单班累计培养学生达到5000多人。
——全力以赴保就业。该院始终将就业工作视为生命线,全力落实“一对(对口就业)、二高(高薪、高质就业)、三无(无毒、无害、无重体力劳动)、四心(学生安心、家长放心、用人单位称心、学校舒心)、五不(不考察了解的企业不安置、管理不规范的企业不安置、效益不稳定的企业不安置、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不安置、不办理社会综合保障的企业不安置)”的就业工作标准,精心实施优质就业工程,建立了“学院统管、二级学院负责、学生处协调指导,辅导员全程参与”的就业工作机制,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就业网络格局,全力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创新。近年来,该院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2%以上。其中,电子信息、农林、化工等专业就业率常年保持在100%,毕业生供不应求。
发挥优势 全心全意服务社会
——全面开展社会培训。该院依托教育教学资源优势,面向社会以及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近年来,先后组织开展了幼师国培项目、新型农民工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咸阳市城镇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职业能力提升培训、农药经营人员培训等项目,年均培训人次保持在15000人左右。该院成立有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设有通用工种鉴定所、普通话水平测试站、农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农业-252号)咸阳职院分站、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IT 职业英语、国际商务英语培训认证等11个技能鉴定站点。先后承接了陕西省技师、高级工鉴定考试咸阳考区电工、维修工等工种实操鉴定,以及咸阳市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车工、水暖工、钳工、锅炉工和电工等5个工种的实操鉴定,技能鉴定规模达到12000 余人次。2018年,拟申请新增铣工、汽车维修工、电梯安装维修工、混凝土工、钢筋工等5个工种的鉴定,最大限度的服务了区域整体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扎实开展技术服务。该院依托市级、院级科研创新团队,紧密结合咸阳市产业发展实际,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成果推广。成立了“科技之春”服务队,依托园林园艺技术科研创新团队,定期选派理论知识扎实、科研能力突出、服务经验丰富的涉农专业教师,深入乡村开展果树栽培、病虫害防治、蔬菜栽培等方面的技术咨询与服务。该院猪群重大疫病快速诊断技术创新团队与北京嘉农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西咸新区凯歌牧业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动物疫病快速诊断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依托动物疫病分子生物学诊断实验室,积极开展“立地式”科技服务,为咸阳市500余家畜禽养殖场提供抗体测试、疾病监测等技术服务,为养殖户减少经济损失700万元;研制成功鸡群、猪群主要疫病诊断方法3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立项省市科技计划项目9项,获得市级科技成果奖1项,培训养殖人员200余人次。
——深度开展脱贫攻坚。该院根据陕西省委高教工委、省教育厅、省扶贫开发办《高校结对帮扶贫困县助力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精神,将帮扶脱贫作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制定帮扶方案,成立领导小组,确定得力人员,扎实开展“双百工程”,与扶风县法门镇农林村、永寿县店头镇小石村、旬邑县土桥镇柳峪村、长武县昭仁街道办杏坡村开展结对帮扶,做实做细产业扶贫、技术扶贫、民生扶贫、教育扶贫、文化扶贫,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通过产业帮扶,推动了扶风县法门镇农林村“大红袍”花椒产业种植;帮助永寿县店头镇小石村发展畜禽养殖业,成立了肉牛养殖产学研基地,扩大了小石村秦刚肉羊养殖合作社发展规模。通过技术帮扶,帮助长武县昭仁街道办杏坡村优化果树种植技术规程,解决果树管理、技术、销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民生帮扶,分别成立了旬邑县土桥镇柳峪村和长武县昭仁街道办杏坡村苹果产学研基地。通过教育扶贫,设立了大学生奖励基金,资助长武县昭仁街道办杏坡村大学生完成学业,与扶风县职教中心联合开展五年制合作办学。通过文化扶贫,赴扶风县法门镇农林村开展文化下乡慰问演出,活跃乡村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