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实施“六项工程”推进校园文明建设

考生帮
2020-05-27
来源:安康职业技术学院
      近年来,安康职业技术学院秉持“学生第一、教师优先的办学理念”,突出“练一技之长、修一身厚德”的培养方向,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内涵建设为主线,通过实施“六大工程”,推进校园文明建设,初步形成“学院有活力、专业有特色、课程有质量、教师有水平、学生有发展”的良好态势,师生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学院社会美誉度大幅提升,先后获“市级文明校园”和“陕西省教育系统文明校园”称号。
      ——实施政治领航工程,强化领导班子建设。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以“四个意识”导航、“四个自信”强基、“两个维护”铸魂,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领导干部内心深处铸魄、扎根;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主题教育与学院改革发展相结合,引导广大党员坚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初心、践行为党育才、为国育才使命;切实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三重一大”制度,深化依法治校,修订学院《章程》,“废改立”制度160余项,形成综合管理七本制度汇编,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实施铸魂强基工程,加强师生思想建设。成立思想政治、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方案》,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活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组织党员师生赴延安、红旗渠、红军纪念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馆开展实践学习,传承中国革命的红色基因。组织师生观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直播以及《厉害了我的国》等影片,坚定了在党的领导下奋力实现中国梦的信心与决心;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积极探索思政实践教育新形式,持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活动。通过举办“师德讲堂”“道德讲堂”“青马工程”学生骨干培训等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实施厚德修身工程,培育道德文明新风尚。认真贯彻《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制定《教师师德建设实施办法》《教师师德师风考核办法》等制度,建立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坚持师德师风学习教育制度,定期召开师德师风学习讨论会、师风师德报告会,引导教师关心政治、关爱学生,专心育人,潜心钻研;围绕“练一技之长,修一身厚德”的培养目标,着力构建课程育人、心理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的多元育人体系,注重学生实践养成,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纳入个人发展积分,激发学生成长内在动力;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组织师生开展卫生清扫、环保宣传、交通疏导、进社服务、关爱老人、关爱特殊儿童等各类等志愿服务活动。2019年学院获“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奖)”,2020年护理学院天使爱心社获“安康市好青年集体”称号。
      ——实施文化传承工程,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制定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新建学院校史馆,开展校史研究,凝练学院精神和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在新生入学教育和新教师入职教育中开展校史校情教育;着力打造学院特色文化品牌,组织举办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校园歌手大赛、教职工卡拉OK大赛、中国传统书画进校园、“美丽心灵,笔舞青春”主题书画比赛、“走进新时代,唱响红五月”、健康活力大赛、合唱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师生的情操,激发师生爱党爱国情怀。学生舞蹈和诗朗诵获全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或二等和三等奖,师生原创的快板舞《扬帆启航谱新篇》被推荐为“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作品,“武术进校园”被陕西省委教育工委评选为2018年度全省高校校园文化优秀成果三等奖。2019年组织师生拍摄“我和我的祖国”快闪视频,经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后,阅读量达到8万人次,影响力排全国高职院校当周第2名,陕西省第1名。
      ——实施环境治理工程,建设平安美丽新校园。全面完成校园绿化工程,校园绿化覆盖率达70%,山水园林式校园初步成形;对校园建筑、广场、绿地、道路等不同区域文化建设进行整体规划设计,设置导视系统文化标识,建成校园宣传LED屏幕5块,宣传橱窗26个,道旗30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环保等公益广告10处,校园醒目位置设置校风校训等标识,启动图书信息中心、文化交流中心、学术研究中心项目建设,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印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传染病事件应急预案》《预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病媒生物防制方案》《结核病疫情应急处置预案》《艾滋病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完善校园卫生防治和处理机制;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对师生进行防电信诈骗、防校园贷陷阱、文明交通安全出行、扫黑除恶等方面的教育,定期组织开展防火、防灾演练,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定期对校园重点区域安全隐患、学生宿舍违禁电器及管制刀具、校园网络舆情、敌对势力和宗教渗透进行排查,将各类安全隐患和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
      ——实施形象塑造工程,提高学院社会影响力。强化宣传,学院网站校园新闻每年发布党建、教育教学、科研、脱贫攻坚、文明创建等工作新闻信息稿件300余条,向省市主流媒体投送发布百余条,展示学院建设发展动态和成果。官方微信公众号每年推送学院教育教学成果、先进典型以及校园文化活动文章大150条左右,公众号影响力排名频频进入全国全省榜单前100名,甚至前10名。尤其是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陆续推送18篇广大师生同心抗击疫情文章,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服务地方发展,与安康汉调二黄研究院合作开办了汉调二黄专业,培养汉调二黄专业学员63人,为挽救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贡献。深入石泉县和汉阴扶贫村,为贫困人口进行旅游、烹饪、茶艺、种植养殖等专业免费技能培训,开展健康教育、文艺演出、义写春联、志愿服务等文化下乡活动,助力脱贫攻坚,被安康市政府授予2019年度脱贫攻坚先进单位。学院影响力逐年提高,2019中国高职高专综合实力最新排名,该院在1418所院校中排名上升至352位。


阅读563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