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学,创新育才|西京学院在《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陕西赛区斩获佳绩

考生帮
2025-04-30
来源:西京学院

2025年4月26日至27日,由陕西省教育厅主办、长安大学承办、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政府协办的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陕西赛区)在长安大学渭水校区盛大启幕。本届大赛以“交叉融合工程创新育新质,立德树人强国建设勇担当”为主题,吸引了全省48所高校的803支队伍、近3000名师生同台竞技,赛项设置、参赛规模与覆盖面均创历届新高。赛事设置新能源车、“智能+”、虚拟仿真三大国赛赛道及陕西省专项赛道,涵盖太阳能电动车、智能救援、三秦文化工程设计与制作11个赛项,全面考察学生在新能源、人工智能、文化创新等领域的综合实践能力。


20250430


作为教育部A类学科竞赛,该项赛事不仅是全国工程教育领域的标杆性活动,更是陕西省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新工科建设的重要平台。大赛通过“理论实践结合、学科交叉创新、校企协同育人”的模式,为高校学子提供了展示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舞台。


西京学院学生在多项国家级赛事中斩获佳绩


在激烈的角逐中,西京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表现尤为亮眼,共斩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覆盖“智能救援”“三秦文化工程设计与制作”“太阳能电动车”三大赛项。其中,智能救援赛项要求参赛队伍设计高效救援机器人,应对复杂环境下的突发任务;三秦文化工程设计与制作赛项则聚焦陕西本土文化创新,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工程结合,展现了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与工程实践能力。


以赛促学,创新育才|西京学院学子早《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陕西赛区斩获佳绩


此次获奖的参赛作品充分体现了西京学院“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教育理念。例如,在太阳能电动车赛项中,学生团队通过优化能源管理系统与结构设计,实现了车辆的高效运行;而智能救援机器人项目则融合了传感器技术、路径规划算法与机械结构创新,展现了跨学科协作的成果。


据了解!西京学院的卓越表现并非偶然,而是学院长期坚持实践育人、创新驱动的成果。近年来,学院通过以下举措构建了立体化的创新培养体系。


学科竞赛全覆盖:学院年均组织学生参与30余项国家级、省级竞赛,覆盖机器人、物联网、节能减排等多个领域。例如,在2024年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学院学生设计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关键状态参数估计系统”荣获全国三等奖;在第七届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中,“居家小卫士”项目斩获国家二等奖。


西京学院2024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中荣获西北赛区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jpg


校企协同创新:学院与华为云、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企业及机构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2024年,学生团队开发的“基于华为云的鱼蔬共生智慧农园系统”在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中晋级全国总决赛并获二等奖。


五育融合培养:学院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融入课程体系,通过“模块化教育+实践项目”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例如,通过“国旗下的思政课”“大国工匠进校园”等活动,强化学生的家国情怀与职业使命感。

另外,除工程实践类赛事外,西京学院学子在多个领域展现了全面发展的实力。

科技竞赛:在2024年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中,学院首次参赛便斩获国家级一等奖;同年,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中人形机器人赛项再添1项国家级一等奖。


西京学院学生在机器人开发者大赛全国赛获一等奖.jpg


志愿服务:电子信息学院红色志愿团因在井冈山精神宣讲中的突出贡献,获评2024年全国“优秀团队”,累计宣讲覆盖1.5万人次。



双创教育:学校连续5年获评陕西省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并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院”等称号。

据校领导表示,此次大赛的佳绩是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阶段性成果。未来,学院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强化校企合作:引入更多企业真实项目,搭建“产业导师+校内导师”双导师制平台;

优化课程体系:增设人工智能、新能源技术等前沿课程,响应国家“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

拓展国际视野:依托学校与德国、新加坡等国的合作基地,推动学生参与国际赛事与交流。


西京学院.jpg


西京学院学子在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中的卓越表现,不仅是学院创新教育成果的缩影,更是陕西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未来,学院将继续以“价值引领、优势成长”为核心理念,为培养“人格健全、专业扎实、勇于创新”的新时代工程师贡献力量。


【撰稿:孙婷婷、审核:李峙蓉】



点击查阅-西京学院2025年一站式招生专题


— END


阅读9539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