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表彰优秀,鼓励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12月26日下午,2024年西安市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竞赛西安高新技师学院模赛总结暨表彰大会在学院学术报告厅盛大举行。此次大会,不仅是对过往竞赛的深度总结与回顾,更是对未来高技能人才培养征程的激昂展望与有力鞭策,吸引了全院师生的热切关注。
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有:西安高新技师学院党支部书记兼副院长任国良、党政综合办主任王斌、教务处处长党向婷、学生处处长郭建忠及各处室领导。大会由备赛组寇涛老师主持。
大会在激昂的国歌声中庄严启幕,全体参会人员整齐肃立,高唱国歌。
党处长从模赛组织概况、赛项开展与执行情况、模赛成果与亮点、问题与改进措施、总结与展望等五个方面以详实的数据、生动的案例和清晰的条理,对本次模赛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总结汇报。本次模赛彰显了学院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上的卓越实力与显著成效。选手们精湛的技艺和创新的思维,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赞叹。
接着,党政综合办主任王斌、学生处处长郭建忠分别宣读各个技能竞赛项目获奖学生和优秀指导教师名单。
西安高新技师学院模赛获奖名单
轨道系期末教学成果展示暨货车单车转向架检查技能比赛
三等奖:
223车辆1班 曹嘉钰 223车辆1班 刘童童
223车辆1班 赵旭超 223车辆1班 李宇轩
223车辆2班 宋坚毅 223车辆2班 苏宇臣
二等奖3名:
223车辆2班 徐世豪 223车辆2班 杨嘉鹤
223车辆1班 陈国栋
一等奖1名:
223车辆1班 杨佳奇
轨道系期末教学成果展示优秀组织班级
123城轨、124城轨、224城轨2班、221供电、221城轨、224车辆、223车辆1班
列车乘务员模赛:
三等奖:
221城轨班 张搬环 221城轨班 薛晓宇
123城轨班 王 瑞 123城轨班 杨炳尔
124城轨班 李佳芮 224城轨2班 张宇璠
二等奖:
124城轨班 吴司雨 123城轨班 吕钊贺
221城轨班 马格语
一等奖:
123城轨班 王森
口腔修复体制作工赛项
三等奖:
221口腔 梁蕊琪 221口腔 刘豪栩
221口腔 张焱翔 222口腔3班 张梦丽
222口腔3班 任娟娟 222口腔1班 杨雪梅
123口腔班 张子怡 123口腔班 马蕊
123口腔班 刘发成
二等奖
221口腔班 杨富雯 221口腔班 朱慧慧
222口腔3班 王文华 222口腔2班 常倩柔
123口腔班 刘旭勤 123口腔班 陶春旭
一等奖
221口腔班 王 茜 222口腔1班 辛佳亿
123口腔班 苏晓镗
眼镜验光员赛项
三等奖
222眼视光班 王军豪 222眼视光班 崔仁贵
222眼视光班 薛研博 221眼视光班 田笑笑
221眼视光班 杨佳硕 221眼视光班 王德锦
123眼视光班 李 琳 123眼视光班 杨世银
123眼视光班 钟钰蒙
二等奖
222眼视光班刘卓越 222眼视光班任思强
221眼视光班 周萧丹 221眼视光班 陈定丽
123眼视光班 周文宇 123眼视光班 王立杰
一等奖
222眼视光班 李沚芯 221眼视光班 刘世林
123眼视光班 徐书甜
优秀指导教师:
张天会 杨 玺 杨志琴
余娜菲 刘姣辉 王 鹏
轨道系期末教学成果展示暨货车单车转向架检查技能比赛
就业办主任屈瑛浩为二等奖颁奖
教务处副处长余春文为三等奖颁奖
轨道系期末教学成果展示优秀组织班级
轨道系张玉芝主任为获奖班级颁奖
列车乘务员模赛:
宣传处处长王丽霞为一等奖颁奖
学生处副处长陈召召为二等奖颁奖
团委负责人张刚为三等奖颁奖
口腔修复体制作工模赛:
招办主任范瑞兵为一等奖颁奖
网络组主任申娜为二等奖颁奖
学生处副处长张鹏飞为三等奖颁奖
眼镜验光员模赛:
人事办主任段垚为一等奖颁奖
督导办主任李新华为二等奖颁奖
专业建设委员会主任苏宁为三等奖颁奖
优秀指导教师:
党支部书记兼副院长任国良为优秀指导教师颁奖
获奖学生代表123城轨班杨炳尔进行了发言,她分享了竞赛中的成长历程与深刻感悟,感恩学院提供的广阔平台和老师的悉心指导。她的话语激励着同学们勇敢挑战自我,以技能铸就梦想,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不断奋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优秀指导教师代表余娜菲则从教学实践出发,分享了指导学生参赛的宝贵经验。她强调实践教学是技能培养的核心,竞赛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契机。她表示将坚守教育初心,以培养更多优秀高技能人才为己任,为学院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任副院长对本次模赛的成功举办给予了高度评价,向获奖师生表示热烈祝贺,并对学院未来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鼓励全体师生以此次竞赛为新起点,秉持工匠精神,不断提升技能水平,为学院争光,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大会在全体参会人员的合影留念中圆满结束。本次表彰大会树立了榜样,激发了全院师生追求技能卓越的热情。西安高新技师学院在高技能人才培养道路上的征程从未停歇。未来,我院将继续深耕技能教育领域,深化产教融合,培育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为实现技能强国梦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