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专业设置及考试科目
学院在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领域设有三个研究方向:
学院在控制工程领域设有三个研究方向:
学院在核能工程领域设有三个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02
奖助政策
03
电子信息学院简介
电子信息学院源自2000年设立的工程技术系,2014年转设为电子信息工程系,2016年扩大规模改设为信息工程学院,2022年学校院系调整,更名为电子信息学院,是学校重点建设的学院之一。
学院积极落实人才强校和外引内培举措,着力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有专任教师120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56.7%,博士占比62.5%;有辅导员和管理人员26人。拥有陕西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三秦学者”创新团队等9个省级团队。聘有国家杰青1人,教师获“陕西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领军人才”“陕西省师德标兵”“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陕西省青年杰出人才”等人才称号25人次,教师在省级以上各类教学竞赛获得奖项12项,2025年电子信息获批陕西省重点建设学科专业。
学院深入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着力打造具有“匠心精神+艺术素养”的应用型创新人才,践行“价值引领、优势成长“理念,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教-学-练-赛”一体化培养模式。设有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自动化、机器人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和应用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7个本科专业,其中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化学、自动化为省级一流专业;建有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专业实验室56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16个,与企业共建产业学院2个。近三年本科生在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100余项,省级奖项300余项,其中,“互联网+”大赛获国家级铜奖4项,省级金奖9项,银奖17余项。着力落实“四个一”研究生培养要求,近三年研究生获省级以上奖项163项,获授权专利155项,发表论文75篇。
学院聚焦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开展应用性科技创新服务,材料科学与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3个学科是学校重点建设发展学科,建有陕西省可控中子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安市高精密工业智能视觉测量技术重点实验室、西安市低空飞行器智能感知与自主导航重点实验室等省市级科研平台6个。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0余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项,省级科学技术奖12项,教师获授权专利33项,主持横向课题114项。
学院将紧紧抓住人工智能、新能源材料等新技术、新产业蓬勃发展良机,以学科建设为牵引,发扬“挑战极限、追求卓越”精神,着力提升立德树人实效,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为建设高水平大学做出贡献,为人工智能、新能源材料等应用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04
部分师资介绍
学院拥有一支以院士为顾问,陕西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师德标兵牵头,35名博士教师为骨干的校内导师队伍。师资力量雄厚,专业技术精湛。同时拥有企(行)业导师31人,为我院研究生高质量培养奠定了基础。部分教师简介如下:
05
科研平台简介
西安市高精密工业智能视觉测量技术重点实验室依托西京学院,以光电信息、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人工智能、自动控制、计算机图像处理等学科为核心,整合相关交叉学科,构建以科学研究为基础,服务国家重大产业建设为导向,提出创新性理论和技术为目标的发展战略。近几年来,在双远心光学系统设计、高精密定位平台研制、数字图像采集与处理、微米级工业视觉测量技术级应用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研究特色。高精密工业智能视觉测量技术重点实验室包含工业视觉实验室、光学实验室、测量数据处理实验室、云计算及大数据处理实验室,设在西京学院科研楼6楼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总面积1500平方米,科研仪器设备近200台套。
西安市先进光电子材料与能源转换器件重点实验室
西安市先进光电子材料与能源转换器件重点实验室是在学校“加速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政策指引下,依托陕西省“一流专业”应用化学专业而成立的科研机构。实验室始终坚持以国家“双一流”和陕西省“四个一流”、“两结合+两服务”和打造具有陕西特色优势学科集群为指导思想,瞄准光电薄膜材料、光电能源转换、材料设计与调控等领域,围绕国家和陕西省新型显示材料与器件发展战略进行应用型基础研究及产学研一体化,服务国家和地方显示技术优化和新兴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实验室目前包括微纳米薄膜实验室,液晶光电子实验室,绿色能源利用实验室,材料制备实验室以及17个博士研究实验室,使用面积共计为2200余平方米,配套办公用房使用面积1700平方米,资料室100平方米。
现代果业数智化工程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现代果业数智化工程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以数智化果园信息智能感知与处理、现代果园病虫害智能监测与预警和特色果品质量溯源与服务为研究方向,针对陕西省果业生产和管理需求,建立以大数据为中心、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以农业综合监管服务系统和互联网云计算为平台的现代果业数智化生产、管理和示范,为提升陕西省果业智能化水平和生产效率,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提供智力支撑。同时,还将对推动西京学院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促进陕西和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陕西省可控中子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省可控中子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18年1月经陕西省科学技术厅批准正式挂牌,由西京学院联合西北核技术研究院、西安冠能中子探测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组建,是一个完整的产学研体系,是目前国内唯一从事可控中子源及中子应用技术研究并实现产业化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心总建筑面积3400余平方米,拥有目前国内最先进的中子管研发、实验检测设备,已建成中子管中试基地、中子通量测量、离子源研发、高压电源研发、核辐射探测及中子应用技术六大研发平台。2020年依托中心申报的“西京学院先进中子探测技术及器件材料创新团队”入选第二批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
考生填报
联系我们
张老师:18706834207
田老师:13096905285
QQ群:719186415
联系电话:029-61890097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