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楷模引领 砥砺前行 —
经验分享
分享人:高浩然
每位成功被录取为博士研究生的同学,皆是历经艰辛、不懈奋斗的楷模,其背后的汗水与坚韧,令人敬佩不已。
这次,研究生处邀请的嘉宾为考取广州大学博士的高浩然同学,让我们共同聆听他的经验分享,汲取智慧心得。
个人简介
姓名:高浩然
导师:刘静超
学院:计算机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
博士录取学校:广州大学
录取专业:网络空间安全
学术成果
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篇;
申请、授权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6项;
获得西京学院研究生一等奖学金;
获得第十六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西北赛区二等奖;
获得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西北赛区二等奖;
获得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铜奖;
获得第十九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
Kaggle “Stable Diffusion-lmage to Prompts” 铜牌。
经验分享
与其他博士经验分享不同,本人更侧重于从实际项目经验和个人学术研究的角度出发,希望这些分享能够为同学们在学术探索的道路上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PART.01 通往行业前沿的桥梁
在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我在商汤科技西安研究院实习一年,参与了“商汤渐冻症智能看护系统”项目,涉及语音识别、人脸检测、心率检测等技术的研发。这段经历为我的学术和项目研究奠定了基础,并激发了深入探索的兴趣。
渐冻病人使用商汤AI智能看护系统守护
虽无接触,动态尽在掌握
实习是接触行业前沿的快速途径,它让我有机会学习尖端知识和技能。准备充分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算法工程师,需要有扎实的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基础,以及强大的编程能力。这些技能在实习和未来的职业发展中都是宝贵的资产。
我特别感谢我的导师刘静超教授,他从我研究生一年级开始就指导我参与计算机视觉项目,为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和室友也积极参与Kaggle竞赛,虽然起初成绩不理想,但通过学习和应用前沿算法,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些经历对申请实习非常有帮助。
PART.02 理论学习融实践
在实习中,我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这激励我不断进步。除了日常工作,我还坚持学习和阅读行业论文,将理论与创新思维应用于实际项目,并参与竞赛。将知识转化为项目成果,让我从实践中学习和发现新知。这些经验为我的论文提供了创新点,帮助我丰富知识体系和提升专业能力。我始终认为,无论做什么,都应该先学习和实践。通过不断尝试,我能够吸取经验,融入创新,使我的研究更深入全面。这是一个持续的学习过程,也是我成长的动力。
PART.03 实践启智,博士志向
通过实习和学术阅读,我意识到自己知识的局限性,这与我对专业的热情相结合,坚定了我攻读博士学位的决心。我从研二下学期开始准备博士申请,包括研究目标学校的招生条件,筛选合适的院校,并针对导师的研究方向调整简历。我为每位导师准备了定制化的简历,以展示我对他们研究领域的理解和个人优势。确定目标后,我主动与导师和课题组成员建立联系,了解研究方向,开展研究工作,并定期汇报进展。同时,我关注学校的招生动态,按时提交申请材料,并制定了复习计划。
PART.04 随风逐梦,径自远方
应届硕士生在求职或申请博士时经常面临挑战。面对职业定位的迷茫和对达成目标的恐惧,同学们应保持随和而坚定的态度,勇敢面对未来的每一个挑战和选择。正如徐涛老师所说:“风吹哪页读哪页,路向何方去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