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立项申报和结题验收工作通知发布

考生帮
2025-04-18
来源:陕西教育
各普通本科高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进一步深化新发展阶段高校创新教育改革,根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2025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立项和结题验收工作的通知》要求,省教育厅决定开展2025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大创项目”)立项申报和结题验收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立项事宜
(一)总体要求
1. 完善体系。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按照“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的原则,构建国家级、省级、校(院)级三级创新训练计划实施体系,通过融通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孕育学生学术精神,涵养学生学术品格,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2. 培育精品。全面动员、广泛参与,坚持学科交叉融合,鼓励学生跨学校、跨学院、跨专业、跨年级组建团队,鼓励持续培育和朋辈引领,支持赛项结合、课赛一体,培育符合条件的团队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申报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
(二)项目类型和类别
大创项目实行项目制管理,在类型上分为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在类别上分为一般项目和重点支持领域项目两类。
1. 项目类型
(1)创新训练项目。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2)创业训练项目。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角色,完成商业计划书编制、可行性研究、企业模拟运行、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3)创业实践项目。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等成果,提出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以上3种类型的项目,符合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的,且按照要求参加相关活动,均可在申报表中注明为“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项目。省级立项向“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项目倾斜。
2. 项目类别
(1)一般项目。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以下简称“国创计划”)项目,推荐数额不超过省级大创项目的1/3。
(2)重点支持领域项目。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鼓励引导大学生围绕基础学科以及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关键领域开展创新实践,设国创计划重点支持领域项目。
重点支持领域项目本着“有限领域、有限规模、有限目标”的原则,支持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基础理论研究项目和有针对性的应用研究项目持续深化研究和实践,鼓励开展新兴边缘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研究团队要有效利用高校和社会现有的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大学科技园、技术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研究平台所拥有的一流学科和科研资源,积极开展前沿性科学研究、颠覆性技术创新、实质性创业实践。
各高校可从本校推荐的国创计划项目中遴选符合要求的项目申报重点支持领域项目。上一年度国创计划立项总数不足50项的高校,最多申报1个重点支持领域项目;上一年度国创计划立项总数超过50项的高校,最多可按其国创计划立项总数的2%申报重点支持领域项目。
(三)项目管理
1. 申报限额。省级大创项目实行限额申报,限额数量(详见附件1)根据各校往年限额完成情况和项目完成质量进行动态调整,申报限额中包含“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项目,创业实践项目每校申报数不超过2项。学校要在项目申报信息汇总表中明确项目的推荐次序,推荐次序即为汇总表中项目编号顺序,并按照要求标注重点支持领域项目。
2. 经费资助。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可根据“中央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的经费统筹分配。省属高校的项目经费由学校筹措。高校可根据学科专业特点,按照标准确定项目资助额度。
(四)申报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项目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将思政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融合,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涵养青年学生家国情怀;引导师生扎根基层开展创新实践,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项目须根据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要求,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进行报名(网址:http://cy.ncss.org.cn,具体报名时间及要求详见大赛通知)。
(五)申报产学合作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
为深化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汇聚企业资源支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教育部、省教育厅每年组织有关企业与高校共同实施产学合作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高校可根据情况组织大创项目学生申报产学合作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
(六)有关要求
1. 大创项目是实践育人的重要手段,是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抓手。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宣传,持续引导,鼓励申报,保质保量完成好本年度大创项目申报工作,申报情况将作为2025年省级立项和国家级项目推荐的重要参考。
2. 大创项目面向本科生申报,每个团队人数应控制在5人以内,项目组成员必须有明确的分工。每位学生同一学年内原则上只能参与(担任项目负责人或项目成员)一个项目,在校期间参与项目(担任项目负责人或项目成员)原则上不超过2项。原则上要求项目负责人在毕业前完成项目。
3. 按照建立国家、地方、校(院)三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实施体系的要求,省教育厅统一报送国家级及省级立项项目(含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和地方所属高校)。
4. 大创项目经费专款专用,由承担项目的学生使用,教师不得挪用,学校不得截留、不得提取管理费。
二、结题事宜
(一)结题范围
2025年结题的国创计划项目和省级大创项目。
(二)验收要求
1. 加强组织领导。项目所在学校组织评审专家对项目成果的理论意义、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等进行评价,坚持分类评价、绩效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确保客观真实、全面系统、科学规范。
2. 强化成果总结。项目所在高校需对项目结题所产生的论文、专利、获奖、著作权、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开发的软件或设备、创业实体等相关成果做好梳理总结,并以一定方式进行展示、交流和推广。
3. 优化项目管理。项目所在高校对未通过验收和中止研究的项目,需做好情况分析,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持续优化完善大创项目的管理体系和保障支持。
三、材料报送
(一)立项材料
以学校为单位提交项目申报公文、《2025年国家级与省级大创项目申报信息汇总表》(附件2,提交EXCEL版和加盖公章PDF扫描件)、《2025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立项情况数据统计表》(附件3,提交EXCEL版和加盖公章PDF扫描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报表》(附件4,提交加盖公章PDF扫描件)。汇总表中所有申报项目需集中统一排序,按照项目推荐次序连续编号,申报表命名为“项目在汇总表内编号+学校名+项目名称”。所有材料打包命名为“学校名+2025年大创项目申报材料”,发送指定邮箱。本年度不提交纸质材料。
(二)结题材料
以学校为单位提交《2025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结题验收情况数据统计表》(附件5,提交EXCEL版和加盖公章PDF扫描件)、《2025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结题验收工作报告》(提交Word版和加盖公章PDF扫描件),所有材料打包命名为“学校名+2025年大创项目结题材料”,发送指定邮箱。本年度不提交纸质材料。
(三)报送时间
各高校于2025年6月6日(星期五)前,完成材料报送。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杨才兴(省教育厅高教处)  电话:029-88668916
杨凯(西安理工大学)    电话:029-82312370
邮箱:3298334817@qq.com

1. 2025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立项数量限额表

2. 2025年国家级与省级大创项目申报信息汇总表

3. 2025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立项情况数据统计表

4-1. 2025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报表

4-2. 2025年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表

4-3. 2025年大学生创业实践计划项目申报表

5. 2025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结题验收情况数据统计表

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

2025年4月14日


— END —

阅读2523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