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无小事,警钟需长鸣。为加强学校安全工作,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增强学校师生防震逃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救防范能力,进一步提升学校应急疏散演练的组织和管理水平,5月6日上午,我校组织全校师生开展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遇地震,莫惊慌
保镇静,少伤亡
是远震,不用管
若近震,莫等闲
地震应急
小常识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
地震小常识
地震带分布
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大洋中脊地震活动带、大陆裂谷地震活动带。
中国地震分布:中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5个地区,这5个地区是: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西南地区,包括西藏、四川中西部和云南中西部;西部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以及新疆天山南北麓;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东南沿海地区,广东、福建等地。
地震震级大小
1.弱震:震级小于3级的地震;
2.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的地震;
3.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的地震;
4.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的地震,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级的叫巨大地震。
地震之最
古今中外地震死亡人口之最:大约1201年7月,近东和地中海东部地区的所有城市都遭地震破坏,死人最多, 估算约达110万。
1556年1月23日发生在中国陕西华县的8.0级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比前者确凿一些,广大灾民病死、饿死,数百里山乡断了人烟,估计死亡83万余人。
避震要点
震后余震防范措施
地震专家提醒,避震不分主震和余震,切不可以掉以轻心。一是要严防次生灾害发生。例如山体滑坡、水库溃堤、堰塞湖泄漏崩塌等,在搭建临时避震场所时,必须远离这些区域。二是要防范危房进一步破坏伤人。主震后余震持续不断,在专业部门尚未对房屋进行安全鉴定之前,即使自家房屋尚未倒塌,震后也不要贸然进入或居住。三是救援人员和互救人员,在震后短时间内的余震密集活动期间必须要有一定的防护措施,提高防范余震的意识和技能,减少余震伤亡。
安全无小事,防震减灾正当时。让我们一同携手,共同关注防震减灾,树立风险意识,掌握逃生技巧,构筑起一道抵御灾害的坚实防线!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