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学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

考生帮
2025-10-17
来源:西京学院

近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与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相继公布202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与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结果,我校科研工作再传捷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获批2项,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获批4项,立项数量与质量同步攀升。


西京学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是教育部面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设立的人文社科领域高水平项目,是衡量高校人文社科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则是本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高层次平台,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此次双线告捷,既是对我校教师科研能力的充分肯定,也是学校近年来持续加强科研建设、优化学术环境的集中体现。



海上丝绸之路外销日本瓷器工艺传播研究

刘 静



西京学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


本课题系统梳理宋元至明清时期瓷器工艺在东亚海域的传播路径、机制与影响,以日本为研究核心,从跨学科视角出发,结合考古学、艺术史、国际贸易史等多领域研究方法,深入挖掘中国瓷器工艺的技术输出与文化融合规律。旨在补充东亚陶瓷文化交流研究的学术现状,完善东亚工艺交流史的知识体系,为当代文化遗产保护、产业创新与国际合作提供历史镜鉴与实践参考,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社交媒体时代西部民族地区负面舆情及情感传播机制与协同治理策略研究

赵婧





本项目聚焦西部民族地区舆情治理。研究借鉴国内外网络舆情研究在机制、传播等方面的成果,结合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趋势,针对西部民族地区舆情特点,深入探索系统性、科学性的治理方案及规律,以提升国家形象和国际话语权。这对维护民族团结、创新认知攻防与网络空间治理方法、提高网络空间生态治理水平意义重大,也利于提升应对负面舆情、媒体公关技巧及民众政治警觉性,掌握网络斗争主动权。







陕西"三农"短视频赋能乡村振兴的效能与提升路径研究

张西静


20251017


本研究以陕西"三农"短视频为切入点,基于传播学仪式观与社会资本理论,构建“文化仪式—关系网络—技术中介”跨学科理论分析模型。通过量化评估与质性研究,从乡村“生态美、文化兴、经济富、治理优、人才聚”五大维度系统解析"三农"短视频在乡村振兴中的多维效能,剖析陕西三大区域短视频赋能的效能差异与作用机制,形成"三农"短视频赋能乡村振兴效能评价指标体系。从技术融合、经济赋能、制度协同等方面提出陕西"三农"短视频“一省三域”差异化赋能乡村振兴效能提升的路径与策略。







“长安—撒马尔罕”丝路美术传播交流研究

杨燕


西京学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



本课题以7世纪到9世纪丝绸之路核心枢纽长安与撒马尔罕为研究对象,创新性构建“物质技术-图像逻辑-传播伦理”三维分析框架,系统阐释跨文明美术传播的双向机制。基于两地考古发现的城邦、佛寺、居址中的建筑、壁画、钱币、金银器及纺织品等典型遗存,试图探索“一带一路”背景下长安-撒马尔罕及中亚地区丝路美术在历史性、空间性、图像脉络、文化功能等方面的传播交流和影响互鉴。研究成果将为"一带一路"文化共建提供历史范式,推动丝路传统文化活化,对促进文明互鉴、重构丝路艺术史叙事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西京学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


西京学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


数据经济赋能陕西省绿色消费提升的机制、路径及政策优化研究

李娅楠



本项目聚焦数字经济赋能绿色消费,旨在助力陕西省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在推动绿色消费成为实现“双碳”目标与扩大内需关键的背景下,数字经济凭借精准匹配、全程可溯、智能激励等优势,为破解绿色消费发展难题提供了新路径。陕西作为重要省份,当前面临绿色消费渗透不足、激励机制分散等挑战。为此,本项目系统解析绿色消费全链条中的主体行为与要素流动,提出“技术增能、信息破壁、平台聚势、制度护航”四大创新路径,并围绕机制设计、主体激励与环境保障提出具体政策建议。项目致力于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陕西方案”,为全省乃至全国绿色消费转型提供示范与支撑。


西京学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



西京学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贾风珍


西京学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


本项目旨在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破解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内涵提升难题。研究通过系统理论阐释与陕西高校现状剖析,构建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标准与“三维九步”培育路径,着力将延安精神等地方特色资源有机融入师德涵养与能力提升全过程。项目最终致力于形成一套融合理论、实践、保障与评估的“四维机制”,为打造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提供可复制的“陕西方案”与实施路径。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人文社科类高层次项目的申报工作,不断加强项目辅导论证、强化科研服务,抓特色、补短板,项目申报质量有效提升。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推进学科交叉融合,落实有组织科研,优化科研项目培育机制,力争科研成果数量与质量再上新台阶。


— END —

阅读6215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
相关报道
1  /  22
今日头条
1  /  1869
投诉举报
ABUIABACGAAg54-6ugYo-uGm8AQwoAY4S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