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美育教育相关政策要求,践行“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理念,深化美育教育改革,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态传承,11月12日,“美育润韶华——美育教育之中式美学实践教学活动第二期”在学校图书馆正式启幕。校领导张慧、吴伟、刘建华,人文与管理学院院长赵德利,人文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学校美育中心主任宁慧,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刘征军、西安市古陶复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省级工艺美术师李红兵等多位非遗传承人及中式美学教师出席开幕式。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执行理事张慧致辞
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刘征军讲话
陕西省工艺美术师李红兵讲话
执行理事张慧击锣启动“美育润韶华”中式美学实践教学活动
开幕式上,执行理事张慧在致辞中深刻阐释了非遗文化传承的时代价值与学校美育工作的发展蓝图,对青年一代主动肩负非遗传承使命、积极践行美育精神寄予殷切期望。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刘征军发表重要讲话,她表示,此次实践活动展现了非遗文化绵延不绝的鲜活生命力,更让在场者深刻领悟“美育润韶华”的核心要义——以非遗之美滋养心灵,以文化传承丰盈青春,这正是当代青年成长路上的重要课题。非遗传承人代表李红兵结合数十年深耕古陶技艺的实践经历,分享了中式美学的深厚文化内涵与传承心得,生动讲述了中式美学在器物中的具象表达及非遗文化与高校美育深度融合的探索之路。随后,与会嘉宾共同启动“美育润韶华”中式美学实践教学活动,一同沉浸式体验各项非遗技艺,亲身感受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与匠心温度。
活动现场部分非遗手工艺品展示
走进活动体验区,陶艺传承人将陕西半坡、耀州窑古陶复制文化渊源娓娓道来,手把手教授古陶胎体塑形、仿古釉料涂刷技艺,将拉坯的韵律与尖底瓶彩绘的雅致融入指缝间;中式盆景授课教师追溯中式盆景文化由来,传授植株蟠扎、上盆定植技艺;手工制香传承人解读千年香道文化与古法制香智慧,引导学生在手作香牌中直观感受传统香艺的温润质感,现场还设有剪纸、花草纸宫灯、木版年画、葫芦烙画等元体验项目。本次活动时间持续至11月14日,馆内共向师生开放陶艺、中式盆景、手工制香等14个非遗体验区,通过普及、体验、创造等多层次参与渠道,系统培育学生的审美感知力、艺术鉴赏力与创新思维,师生们在动手实践中读懂非遗背后的文化密码与专注务实的“工匠精神”。
现场各非遗展区气氛热烈
此次中式美学实践教学活动是学校推动美育与非遗文化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非遗技艺走出博物馆、走进校园课堂,在沉浸式体验中引导师生深入理解与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魅力,由内而外地筑牢文化自信根基。未来,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将持续深耕美育教育,让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融入校园,滋养青年学子在文化传承中厚植匠心、丰盈韶华,让青春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绽放别样光彩。
编辑:李峙蓉 审核:张勇
点击进入-西安交通工程学院2026年一站式专题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