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学院传媒学院公益广告基地赋能乡村振兴:寻找乡村里的非遗——老油坊

考生帮
2025-05-10
来源:西京学院

2025年5月8日,西京学院传媒学院乡村振兴公益广告品牌发展研究中心团队教师刘露,赵唯,韦艺璠带队学生赴长安滦镇沣峪口老油坊,参观调研感受非遗传承的魅力。



据了解,这家老油坊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距今有140多年历史。它以石为基,以砖为体,以木为撑,看似狭小却精巧紧凑。走进去又发现别有洞天,里面设备一应俱全,每一种设备都仿佛将时间定格在一百年前的时光里。


西京学院传媒学院公益广告基地赋能乡村振兴:寻找乡村里的非遗——老油坊.png


老油坊发展至今,经历了技术修复和博物馆的建立,其在保留原有基础上经历了一系列现代化改造,但榨油工艺上却未发生改变。“我们的生存原则就是质量,以传统工艺制作,不偷工减料,我们要做最真最好的乡村美味。” 沣峪口老油坊博物馆馆长、沣峪口老油坊榨油技艺第七代传承人——高飞自豪地介绍。


西京学院传媒学院公益广告基地赋能乡村振兴:寻找乡村里的非遗——老油坊1.png


现在很多油坊都采用了先进的机器榨油法,省时省力。但高飞还是坚守古法榨油,这种古老的榨油技艺,能够完好保留原料的原始成分,使得压榨出的油不仅纯正无瑕,更保留了其独有的天然营养。他说采用古法除了因为古法榨出的油更纯正、更自然、更浓香,更是希望这门手艺能够得到传承。高飞介绍说:“我们和其它油坊不一样,其它油坊大部分是父子之间传,我们是师徒传,我们每年都会收徒,培养传承人,让这手艺传下去。”然而,高飞也坦言,相较于现代机械压油的高效率,传统手工榨油确实效率较低。如今,古老的老油坊也融入了现代化设备,既保留了传统工艺的精髓,又增添了现代科技的色彩。





在传承古老榨油技艺的同时,高飞进一步打造了老油坊博物馆,我们了解到榨油的原料及其发源地,老油坊的历史和传统,工艺的流程、工具,并通过新旧榨油机器的对比,感受榨油历史的变迁。在其讲述下,我们了解到古法榨油宁选秦岭一颗种,不选北方半碗油的选料用心,外如白雪,内如红糖的炒料严谨,还有轻压慢榨、一气呵成的专注。这般精益求精的坚守,让古老技艺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也让非遗传承的火种在代代相传中越燃越旺,照亮非遗传承的前行之路。


西京学院传媒学院公益广告基地赋能乡村振兴:寻找乡村里的非遗——老油坊3.png


百年老油坊的命运,恰似一条纽带,一头系着传统技艺的千年薪火,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当非遗文化的底蕴与现代创新思维碰撞,当政策扶持的力度与民间智慧交融,这座老油坊必将冲破困境,以非遗活态传承为笔,以乡村发展为卷,书写出传统与现代共生共荣的崭新篇章,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独特而耀眼的文化地标。




— END —


阅读7456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
推荐文章